English 简体 繁體

无痛洗牙(超声波洁治术)

口臭、口腔异味​

    口气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喉,所散发出的臭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臭作为一种口腔疾病来进行报道。​

口源性口臭​

    口腔中有未治疗的蛀牙、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不正常解剖结构、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其中蛀牙和牙周疾病又是较常见的相关疾病。深龋窝洞内、不良修复体悬突下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细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臭味。牙髓坏死或化脓性牙髓炎,未经治疗也可发出臭味;牙周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结石、菌斑,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吲哚和氨类,因而产生臭味。另外,牙周脓肿和牙周袋溢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牙周致病菌感染,也会发出臭味。唾液的质和量也起到重要作用。唾液量的减少、蛋白质等有机成分的增多降低了唾液的冲刷作用和缓冲作用,使细菌大量繁殖,分解唾液、龈沟液及食物残渣中的有机成分,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硫化物、吲哚等物质,引起口臭。​

    “洗牙”又称龈上洁治术(supragingivalscaling),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结石、菌斑和牙面上沉积的色素,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结石再沉积。​

    洗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口腔疾病,而不单纯是为了美观。通过洗牙可以减轻牙龈炎、牙周炎的炎症状况,减少口臭,减少色素,保持口腔卫生;但单靠洗牙是不能治愈牙周炎的,要治好牙周病,还应该在洗牙之后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治疗。​

洗牙的方法和优缺点​

    洗牙根据所使用的器械不同,可以分为手工洁治和超声洁治两种。手工洁治即使用不同型号的手工洁治器进行操作,超声洁治则使用超声洁牙机进行操作。​

洗牙术后注意事项​

    在洗牙后两周,不宜食冷、热、酸、甜等食品。​

    洗牙后的牙齿对冷热会有点敏感而感到酸痛,这暂时的症状及原来刷牙容易流血的情形通常在一周左右会消失。若酸痛症状一直存在可考虑市面上的抗敏感牙膏,使用一个月左右多会改善。​

常见误区一:我刷牙很认真,不需要洗牙​

    有人认为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了,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菌斑的生成速度很快,在彻底清刷后的半小时内即会有新的菌斑形成,在30天内可达到较大量。更何况多数人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牙齿的清洁,难免有些部位刷不到位,尤以牙缝处和下前牙里面为甚,久而久之即成为牙结石,因此,成年人如果没有洗过牙,尽早到医院做一次洁治,而且较好半年做一次。​

常见误区二:洗牙后牙齿会变白​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有的人认为健康的牙齿是纯白色的,就像牙膏广告中模特的牙齿一样。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正常牙的结构是一层较为透明的牙釉质内包含有淡黄色的牙本质,因此能够透出部分牙本质的颜色,所以正常牙的颜色应该是略带黄色的。特别白而没有透明性的牙齿通常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在日常的使用中牙齿表面肯定会积累一些色素,这些色素会使牙的颜色看起来更为不美观。洗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这些色素较大程度地去掉,所以在经过完善的洗牙后,由于这些沾上去的色素被很好地去除,牙齿会暴露其本身的颜色,即淡淡的黄色。​

    总体来说,洗牙后牙齿会有一定程度的变白,然而作为一种预防及治疗牙周疾病的手段,洗牙使牙齿变白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患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冷光美白、美学修复等技术,更为显著地改善牙齿的外观。​

常见误区三:多久洗一次牙​

    在发达国家,洗牙已成为很普及的常规口腔保健,人们每年一至两次定期找自己的牙医去洗牙。洗牙之后,如果发现牙周病,牙医会及时进行口腔专业治疗,以保持口腔健康。并且,牙医会结合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包括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口腔清洁的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制定出相应的复诊计划。有些患者牙周比较差,可能得两三个月就得来医院复查,而有些患者口腔卫生保持的比较好,可能两三年洗一次牙也可以。​

    总之,一般人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是比较合适的。​

常见误区四:洗牙对牙齿有损害​

    正确的洗牙对牙齿是没有损害的。正常的牙齿表面是一层牙釉质,硬度非常高,完全可以忽略洗牙造成的影响。抛光用的橡皮轮材质较软,更不会对牙齿造成磨损。​

常见误区五: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

    这种担心使很多人拒绝洗牙。实际上,牙结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填塞牙缝,而洗牙后去除了牙结石,牙龈肿胀逐渐消退,所以牙缝就变得明显了,舌头舔起来牙齿的轮廓也更加明显,感觉牙齿变长了,这是目前牙齿真实面目的还原,绝非洗牙所造成的。这正像戒烟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不适的反应,但戒烟带给人们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同样,如果因为害怕牙缝看起来更大而拒绝洗牙,宁愿维持牙龈炎症肿胀的状态,是极不明智的,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常见误区六:洗牙会导致牙齿敏感​

    牙结石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袄,包裹在牙齿的外层。通过洗牙去除牙结石后,牙齿暴露在久违的外界环境内,会产生种种异样的感觉。如果是健康的牙齿,这种敏感症状通常在洗牙后一到两周内会逐渐消失。在洗牙时,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避免酸痛感了: ​

    1、分次洗牙:对于牙结石较多较厚、药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脱敏治疗欠佳的患者,专家建议,分次洗牙,做一次对这些患者来说,太辛苦,而分几次洗牙,“化整为零”,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在洗牙间期,还可继续进行抗炎治疗或脱敏治疗,这可大大减轻酸痛感,同时还可改善抗炎或脱敏的治疗效果,也可减少洗牙时和洗牙后口内的“血腥味”。​

    2、定期洗牙:长年累积的牙结石又多又硬,以致洗牙时需加大洁牙机的强度才能去除,这样会加重牙齿酸痛感。所以,专家认为,根据牙结石的形成情况和牙龈炎症情况,半年、一年或两年定期洗牙,在牙结石小的时候,形成的量不多,质较松,很容易去除,这样定期洗牙,就不易造成洗牙时的酸痛感。​

    3、洗牙前脱敏治疗:洗牙时引起“酸软感”主要是由于牙齿敏感引起。据临床观察,在洗牙中出现严重酸软感的人群中,绝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冷热酸甜刺激有敏感。建议在洗牙前4-10天使用有脱敏效果的牙膏对牙齿进行脱敏治疗,这样能减轻洗牙时的酸软感。在洗牙后仍可继续使用,以减轻洗牙后的酸软感。​

 

 

 

推荐资讯:

 
 
    欢迎关注陈静口腔诊所官方微信(→通讯录→添加→查找公共账号“ u-familydental”),您会定期收到我们精心推荐的口腔保健小贴士,口腔医生和您一起呵护口腔健康!

          

 


右侧悬浮的QQ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