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 繁體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重点提的牙科健康问题和议案



  近期,一篇名为《政协委员想问您,您的牙,多久没有体检了?》的文章在全国两会期间迅速刷屏了大家的朋友圈,一句简短幽默的问句,将口腔健康问题再次带入了全国人们的视野中,也带进了两会提案中。
 
  提出问题的政协委员是从事牙科一线工作多年的北大林野教授,在今年两会中再次将口腔健康问题“放到桌面上”,并且就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的缺牙导致的中长期问题,作出了回答并提出议案。
 

 
  林野教授呼吁广大老百姓关注口腔健康,养成口腔检查的习惯,并且建议政府将口腔健康检查和牙周健康维护等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以引导更多人主动开展口腔疾病预防,避免后期治疗的更多花费和痛苦,同时减少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
 
  林野教授在两会上表示:“我要普及一下牙科健康,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没有做到。”据他介绍,每年做一次口腔检查,中国的口腔健康就会上一个大台阶,但政府部门对此并未引起重视,宁愿将钱投入到拔牙等医疗过程中。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在欧美国家,这个情况是反过来的,只要交了医保,就要每年做一次牙科检查,如果两年没有牙科检查记录,第三年去治牙,保险公司就会说你把小问题弄大了,不能报销!
 
  习总书记说过,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果人的牙齿出现问题,较起码的生活乐趣都没了,营养吸收差了,长寿也就没有了,何谈小康生活?
 
  另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赵铱民教授也表示:在口腔健康方面,呼吁国家将“口腔洁治术”作为口腔医保的统筹支付项目。早期口腔洁治花两三百元,在晚年可能省去口腔治疗费几千上万元,建议人们把洁牙变成生活习惯,每年至少洁牙一次。
 
看起来,
咱们中国人的牙齿健康问题,
确实令人堪忧!
难怪,政协委员们为此操碎了心!

 
 
  长期以来,我们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牙齿不痛就不去看牙科医生,尤其是老年人,口腔检查的意识比较淡薄。下面一组数据,是林野教授引用的一项欧洲大样本人群追踪研究结果,将会颠覆你这种对牙齿健康错误的认知: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医学卫生知识普及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国老百姓一般牙齿不疼就不会就医。”林野教授说,第三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至70岁年龄组很多人掉牙、缺牙,发病原半数是牙周病,其次是龋坏。“牙科临床情况是,一旦等到牙疼,或者牙床肿胀再去看牙,牙齿问题经常严重到很难保住了。”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确定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还与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国家层面已经提出要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包括口腔健康在内的各种问题也都应纳入审视。全民提高口腔健康意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好提前检查和疾病预防,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右侧悬浮的QQ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