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 繁體

峥嵘岁月七十一载,花好月圆砥砺前行


 

峥嵘岁月七十一载,花好月圆砥砺前行

2020年倒计时92天啦!

明天我们就将迎来

国庆节&中秋节

到时连休8天!简直不要太爽!

 

不过,假期虽长

我们可不要过于沉溺“吃喝”

而忘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哦~

 

在这里

小静提前为大家准备一份

国庆节&中秋节口腔健康指南

有需要的朋友赶快收藏~


01

避免熬夜

节假日聚会娱乐,免不了作息“骤变”。作息不规律首先影响的就是我们的牙齿。
 

熬夜易产生口臭。因为深夜整个口腔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在缺氧环境中,有害细菌更容易滋生繁殖,口腔内就会产生异味。

 

此外,很多人追剧、打游戏,经常忘了吃饭便用零食代替。如果再对口腔卫生敷衍了事,水果、甜食、烤串等食物的残渣会被大量繁殖的细菌快速分解,产生对牙龈有害的物质,造成牙齿龋坏。

 
假期期间,最容易发作的口腔疾病为急性牙髓炎和急性牙周炎,这都是由于吃喝和熬夜玩乐的频率增加,身体防御机能降低,致使口腔或牙齿潜伏的病变发作或复发。
 
因此,小静提醒大家:假期开心玩耍的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休闲娱乐应当适度,别让熬夜损害健康。
 

02

少喝饮料

节假日聚餐少不了各种饮料,但常喝甜的饮料,摄入过多糖分会造成龋齿。今年的“全国爱牙日”便有反复提到“限糖减酸”。

 
有口腔医学证明,你喝的饮料,每一滴都在损害你的牙齿。牙齿碰到PH5.5以下的酸度就会溶解,而市场上的大部分饮料PH值介于2.2-4.9之间,如果你饮料不离口,就等于把牙齿泡在这样的液体中慢慢溶解使牙齿变得更脆弱。并且喝完碳酸饮料不能即刻刷牙,刚被酸性物质腐蚀的牙表面很软,马上刷牙会导致牙齿矿物质流失更快、更严重,进而造成牙齿松动。

 

建议喝完碳酸饮料用清水漱口,过段时间再刷牙。另外,在旅行时最好能带上一瓶漱口水。


03

不用牙咬硬物

不少人喜欢用牙开瓶盖,但这对牙齿伤害极大,容易造成牙齿缺失、松动。而且,生活中喜欢用牙起瓶盖、啃食骨头、带壳坚果、螃蟹腿这些比较硬的食品的人,是“牙隐裂”的高危人群。换句话说,喜欢咬这些硬东西的人,“牙隐裂”的患病率更高。

 
牙齿看似坚硬,实则很脆弱,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牙齿咬过硬的东西。


04

清洁牙缝最好使用牙线

很多人喜欢用牙签剔牙齿,其实这对牙齿的损伤很大。牙签质地较硬,容易损伤牙龈,使牙龈组织受伤。盲目使用牙签去戳牙缝时,牙缝会越来越大,食物残渣就更容易进去。残渣越多,剔牙越勤快,然后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因此,小静建议大家使用牙线。牙线能方便地到达刷牙、漱口及剔牙都难以到达的狭窄牙缝,有效去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牙菌斑及软牙垢,彻底地清洁牙齿,而且不损伤牙龈,安全可靠。牙线的使用还可以通过按摩刺激牙齿周围的牙龈,增加牙龈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甚至治疗牙科疾病的作用。


05

防范外伤

节日聚会时小朋友们玩闹不注意、大人醉酒摔倒导致牙齿因外伤磕断、脱落及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此提醒各位注意防范。

 

牙外伤的治疗一定要争分夺秒,30分钟是将脱落牙复位的黄金时间。在去看牙医的路上,请用手拿着牙冠,切不可握牙根,并把牙齿放在生理盐水里或含在舌头下面,牙齿也许能重新植入牙槽窝内。

 

此外,假期期间,饮食上还应避免辛辣、烫口食物,这样可以远离口腔溃疡。可以多吃生蔬菜。生蔬菜含有很多纤维素,能帮助清洁及刺激牙齿及牙龈,以避免牙龈炎。


温馨提示:

国内疫情虽已初步得到控制,但受疫情的全球性爆发影响,其持续周期仍不明朗。国庆期间,大家外出旅游,还需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自觉接受体温监测。积极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入园(馆)游览时,有序排队,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保持安全间距;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

 

最后,祝大家双节快乐!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右侧悬浮的QQ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