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赵勇博士QQ空间日志
半小时搞定上颌窦外提升
上颌后牙区,因为副鼻窦中较大的一对上颌窦窦腔正位于这个部位,所以缺牙后牙槽骨的高度常常不够。没有足够的骨量来支撑种植牙的牙根,一旦上大牙缺失后,可用的牙床骨高度不够,曾几何时属于种植牙的禁区。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Dr.O. Hilt Tatum开始探索上颌窦手术,通过分离上颌窦内腔粘膜,并通过骨移植的方式实现增加上颌牙床骨高度之后,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后经二十年的临床实践和不断完善。口腔种植界确认了上颌窦粘膜下成骨的确切效果,业界开始认同和开展类似的手术。
但是,由于手术部位的复杂性,需要种植牙医对这个部位的解剖了如指掌,更需要精细的手术功底,所以即便是有多年种植经验的牙医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还是常常感到棘手。因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all-on-four的全牙弓缺失的种植手术模式。基本的思路就是通过回避这个部位的骨缺损,以倾斜方式植入人工牙根来实现种植牙的修复,达到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
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所形成的种植与固定假牙修复的理念,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还是倾向于按照天然牙排列的方向和角度来设计种植体的位点和倾斜度。2008年在深圳为医生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对上颌窦提升手术的体会时,提出两点:1)尽管上颌窦粘膜平均厚度不足1mm,但是这种粘膜也不是想象的那么脆弱;2)不要低估上颌窦粘膜下惊人的成骨能力。
随着类似病例量的不断增加和观察时间的延长,又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体会,在此期间也创造了好些第一。譬如:采用上颌窦内提升的方式达到20mm以上厚度的骨量;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成功为83岁高龄患者完成植牙及修复,让老人与儿孙聚会点餐的时候,他可以骄傲地告诉子女们:“随便点吧,现在你们能吃的东西,我也能嚼了!”
昨日的一例上颌窦外提升手术,又创造了自己的另一项记录。右侧上颌窦提升植骨手术,同期植入两枚植体,关键手术时间仅用半个小时。虽然精神高度集中,手术后略感疲倦,但是顺利完成这例手术后还是高兴地想起那句老话 —— 熟能生巧!
图一 半小时完成上颌窦外提升

图二 为高龄老人上颌窦外提升植骨并完成植牙修复
